为什么洗澡的时候总想“小便”?答案在你的……
有时就算刚刚上完厕所,也抵挡不住这突袭的尿意。
洗澡的时候为什么总想尿尿?
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复杂反射活动。
(向上滑动查看)
生理因素
心理因素
疾病因素
常产生尿意也可能是疾病导致的,常见的包括尿路感染、糖尿病、男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等都会出现尿频。此外,膀胱过度活动症也会引起尿意。
生活中很多情景下会建立条件反射,在洗澡的时候,流水声和我们排尿的声音有点相似,大脑就会把这种声音和“排尿”建立联系。
因此,洗澡时即使人们体内有很少量的尿液,也会产生比平时更强的尿意,给小孩子把尿时吹口哨也是这样原理。
寒冷、紧张或者剧烈运动时,身体处在应激状态下,肾上腺素分泌较多,身体能量代谢产生二氧化碳和水。
人在这些情况下,产生尿液的速度比在安静状态下要快,膀胱容量的增加也会比平时快,也会加重尿意的产生。
此外,洗热水澡会让肌肉放松,当周围环境变冷,皮肤上的毛孔收缩、肌肉收缩,膀胱逼尿肌也会收缩,这会让膀胱内的压力变高,也容易产生尿意。
洗澡时大脑和肌肉都很放松,大脑皮层和控制排尿的肌肉处在放松状态,中枢神经不会持续提醒“憋尿”,因此,控制排尿的能力比平时减弱了。
憋尿易造成多种尿路疾病
尿路感染
长时间憋尿,外部病原菌由尿道口逆行而上,通过尿道口逆行进入膀胱、肾脏,引起感染。
结石
有人为了少上厕所,会减少喝水的量。这样虽然能让尿量减少,却会让尿液浓缩,其中的代谢废物和毒素浓度增加,易导致肾脏结石。
膀胱癌
假如尿液中所含毒素过多,长时间储存在膀胱内,会对组织黏膜造成刺激,进而生成肿瘤,这就是膀胱癌出现的生理机制。
尿潴留
长时间憋尿还容易形成尿潴留,想尿却尿不出来,腹胀难忍。
多喝水,“冲刷”你的泌尿系统
喝水较多,形成的尿液也会变多,能够“冲刷”泌尿系统。
水量:每天1500毫升
成人每日需水约1800~2500毫升,饮水通常占1500~1700毫升,儿童饮水量约为1200毫升。
频率:半小时一杯
喝水最好少量多次小口喝,每次150~200毫升左右,间隔时间约为半小时。
水温:25℃~45℃为宜
长期喝温度高于65℃的水,会损伤口腔黏膜、牙釉质、咽喉;而冰水、冷饮会让胃内温度降低,影响胃酸分泌和消化酶的活性。
种类:白开水最佳
一般来说,喝水的种类并没有特殊限制,白开水、纯净水、茶水等都可饮用。
人群:心、肾不好遵医嘱
有糖尿病、心脏病、肾病的人,不能和大家一样“多喝水”,喝水量最好遵医嘱,以免加重心脏或肾脏负担。▲
咨询一些健康问题
您可以直接拨打我们的-院方客服热线:
0632-3635555
我们医院有专人,为您详细解答疑问